建立真愿对自我教育的重大意义 - 刘铸人
- Zhuren Liu
- 2024年11月20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1月26日
愿望是心中期望实现的美好想法。它对某一特定物或情感有强烈的向往或倾向性。
一、愿望的特点
愿望具有广泛性和差异性。
1.愿望的广泛性来源于人的思想。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念。人在出生之后便具有思想,但因为没有接触过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无法产生思维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认知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思想的转变,让人对事物产生深刻认识。随着接触客观事物的越来越多,人们会思考,思维活动极其丰富,对世界产生判断和想法,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想框架。例如,孩子会认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等。
人有不同的思想框架和结构,它指导为人处世,且有其至高点,这是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追求的事物达到思想和认知的最高层面,就是愿望。每个人的底层思维不同,最高层也各有差异,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愿望。

2.愿望的差异性指愿望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而这种分类来源于人的理性程度和道德水准。
人的理性程度可以直接影响愿望的层次。人这一生,有无数个美好和苦难的瞬间,但它们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在于寻找发现并完成使命,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职责,创造正面的价值,并不在于享乐。俗语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理性和感性的人对待美好和苦难的态度截然不同。理性的人注重思考。通过思考,悟出人生的意义,从而确定做什么事情是最有价值的,并非做什么事情是快乐的。随后,他们会坚定自己的愿望,虽有美好和苦难,但不会因为美好的出现而驻足,不会对美好形成执念;遇到苦难也会坚持,因为其内心中对于创造价值十分坚定。因此他们不会畏惧痛苦,不会有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这很好地帮助理性之人有条不紊地完成生活中的事情,最后成功实现愿望。
而感性的人恰恰相反,其最大特点就是思想有局限,因其易被情所干扰,困扰其中,无法摆脱,导致目光短浅,胸无大志,陷于七情六欲之中。他们会十分依赖生活中暂时的美好,会停下脚步感受每一次快乐。在他们的观念中,生活的真谛及极致即是快乐。这不仅让他们怠于思考,更会在遇到苦难的时候退缩,不想面对,失去一往无前的勇气。最终会造成其愿望只是为自己的快乐而服务。相较于理性之人,层次低了许多。
道德水准直接影响人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框架,它让不同人的人性产生差距。人性有了差距,其追求就会有差别,既而愿望就有所不同。不同的道德水准让世界上的人分为“狂人”“凡人”“贤人”和“圣人”四类。
1)狂人最大的特点是情欲满身,没有智慧,他们在人世间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享受。这类人的内心极度自私,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心中的最高价值便是让自己快乐。这种愿望是最低级的。在追求自己快乐的路上,必定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或对别人产生负面影响,违反了善良的要求。同时因为私欲根本无法产生智慧,他们追求的快乐对社会无法产生任何正面价值。
2)凡人是平庸的人。他们与狂人的区别就在于不像狂人那样自私。最高追求是让自己平安无事,但有一些良知和小聪明,他们在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会尽量不伤害别人。这样的愿望处在中级阶段。
3)贤人和圣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准,同时具有大智慧。他们知道追求自己和家庭的幸福远不是其使命,因为那是一种自私,广济苍生是其最终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付出让更多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减少战争,维护人类和平。贤人和圣人道德水准高,知道“自私”是错误想法,而“善良”是正确的。因此他们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对人善良,帮助更多人。其愿望属于高级层面。
二、真愿
真愿是人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建立真愿的前提条件就是人已经达到理性的层次,能看清真实的自己。
1.真愿不能虚假
人往往摆脱不了对名利的追求,而自己并不知道。“名”是名声,它决定了一个人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利”是物质,它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名利对真愿的影响就在于是否“真”。高层次的“愿”是懂得生活的真谛并想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追求。拥有这样追求的人,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做帮助别人的事情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心,是一种易于隐藏的自私心理,只不过隐藏更深。做好人好事,用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一定会得到回报,被更多人熟知,得到财富,实现名利双收。这样的“愿”是假的。如果有一天做这些事得不到名利,他们就会果断放弃努力。
2.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天职
正如前文所说,每个人生来都有职责。职责是一个人一生应成就的事业及对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在一个人诞生的时候,他的使命已经被安排好了。判断自己使命和天职的最简单方法是依据自身天赋。“天赋”一词,本义就是上天赋予的才能,是生来具有的。蜂酿蜜,鸡司晨,马拉车,牛耕地,这是动物的职责;人也必有职责,其职责与“天赋”优势密不可分。天生的才能可帮助人更好的完成使命。每个人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会表现为天赋不同。比如歌德,上天安排他做的就是为后人留下文学作品,他生来便有创造散文诗歌的天赋。数学王子高斯的职责是推动人类数学的发展。他数学智商很高,学生时期便画出了前无古人的正十七边形,最终也成为了一代数学宗师。找到自己天赋并以其为导向发展的人,在履行天职的路上会很顺利,因为他在做正确的事。
3.真愿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使之成为实现理想的真正动力
人的理性程度会影响愿望的层次,而真愿对理性的要求则更高。理性思考的方面主要包括愿望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可行性。自然规律是世间固有的规律,比如昼夜交替,春暖夏凉。自然规律的安排是完美的,人的智慧在自然面前就像一粒微尘。人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改变这些规律,否则就是对自然的破坏。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的使命就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不断进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人间做事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真愿必须符合社会与自然规律,同时对自身能力要准确把握。方向如果正确,人立下真愿之后就是启动了人生事业的发动机,它会推动你破除一切困难和障碍,甚至感觉不到痛苦,去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
三、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需要分为“自我”和“教育”两个概念来理解。
1.“自我”是独立于一切人的个体,其本质是有自我选择权。
每个个体因成长环境、教育资源、家族遗传不同,使其自身认识和内心想法不同于他人,不依附于外界的评价和期待,它是人通过思想、情感和经历建立的独特身份,为人的成长提供内在条件支持。每个人的自我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个体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意志,做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对于外界的意见,例如父母、老师的教导,除非真正被自我认可,否则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自我可以选择确定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外界给予再多的意见,如果不被接受,丝毫不会影响个人的旅途。因此,自我的核心本质是拥有自主选择权。如果一个人的内心选择与师长教育的正确方向不同,那麽他无论怎样表白自己的决心,都是一种虚假,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起任何作用。
2.“教育”对人的帮助在于为人的成长提供外在条件支持,并非直接起作用。而当真理被自我认可,主动追求时,才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
教育的内容不限于学术知识,更包含着世间真理,其核心在于指导人生,即帮助个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责任感,建立真愿,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真愿对自我教育的重大意义
真愿对自我教育起决定性作用。教育是人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外在的条件支持,其需要内在条件,即自我的认可,才能产生作用。外在条件好比汽车的汽油,内在条件好像油门,就算给汽车加满了汽油,不踩油门,汽车也不会启动。教育也是如此,老师提供外在条件支持的表现形式是他们经过一生学习、积累的知识和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在内心中形成的理念,很有指导意义。如果人能按照智者教育的方向前行,未来必然光明。但很多人的人生是失败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对老师的知识和理念是排斥的。而“自我”具有自主选择权,被排斥的东西自然不会被选择,教育就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当老师深奥的知识和指导性的理念被自我认可,主动追求时,就意味着自我选择了被教育,形成自我教育。因此,无论教育的内容多么高超,不能转化成自我教育,都不能实现指导人生的本质作用。
真愿作为心中的最高追求,是一种心理品质,它与人的道德心性互为作用。这种品质极其可贵,它对自我教育发挥巨大作用。
真愿可以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教育是会产生结果的,这种结果的产生完全取决于真愿,因有真愿,即有目标及方向,否则内心迷茫,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
自我教育要经过自我的选择才能起到作用。当一个人有了真愿,他就有了不断升华的原动力,其行为动机就是纯粹的地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使命。有了动机之后就会行动,自我教育就找到了最好的实现路径。按照履行职责的标准,在各方面获得提升。所以拥有真愿的人会懂得自我教育的意义,用真心接受教育和指导,将其当作创建业绩路上的跳板,把真愿当作支点,用坚定的内心克服一切困难,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自我教育只有在真愿的支撑下才能完成。
五、建立真愿的必经过程
1.首先是外部因素,即优秀的家庭教育规范,将标准规范形成习惯。
一个孩子生下来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在其身边最多的就是家人。必须有良好的家庭环境,长辈的言行和引导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家人正面引导孩子,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标准,并以此要求孩子,潜移默化中;反之,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思想就会出现偏差,私心重。因此,建立真愿的首要条件就是家庭要有优秀的教育规范。孩子思想从幼稚到成熟是长期的过程,家人必须将优秀的教育规范长期坚守,形成家庭的习惯。
家庭的正确教育让人对事物有了正确的判断标准,他们可以分辨出是非对错,对“正确”“错误”的认识来源于家庭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同时人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的内容主要是每天接触的事情及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会带来一些教训,人在这些教训中能增加阅历,知道事情的正确处理方式,从而提升智慧;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认识到天职和使命埋下伏笔。优秀的教育规范让人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本心真愿思考未来从事的职业。当人用正确的价值观思考问题,并在生活中淡化名利,提升阅历时,他对自己的未来就有了一定规划。辅以学术水平的提升,对自身天赋的把握,就会认识到天职和使命。
2.明师的引导不可或缺。
家人为孩子建立的是正确的观念和思想,一般都是有限的,只是起到打基础作用,因为家庭毕竟不是教育专家,高水平的明师才能对孩子的未来规划出方向。老师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对真理的理解以及道德修养,也要带领学生系统化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让天赋显现。由此,学生们会建立真愿。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愿,以此促进其自我认同和自尊,减少压力和焦虑,变得越发自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之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正确的方式引导:比如结合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布置一些灵活的项目和作业。很多学校现在将完成全部的家庭作业当作考核学生素质的一部分,这是不合理的。即使完成了作业,学生却一无所获,因为他不具备支持他们学习的真愿,只是应付而已。
当明师将真理传授,智慧的家长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提升,思想渐趋成熟,自己逐渐认识到天职与使命,而其内在的原动力已具备,心性标准已达到一定高度,他会不断淡化自己的名利情欲望,克制自己,努力践行师之所传,逐步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确立人生奋斗目标。
3.实现真愿的过程是长期的,关键的因素是艰苦努力,践行到底。
首先,努力的过程可以检验真心。过程中会有很多苦难,如果因苦难而放弃努力,这个“愿”就不是真的。真诚的人是坚定的,无论遇到什么都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苦难的作用就在于检验真诚程度。
其次,一切为了实现理想而做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作努力,努力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人的认知水平和做事能力会随之而提高,使人对目标的认知越发清晰,对真愿的理解更加准确,逐步向目标迈进。
综上所述,明师能够指出人生的方向,真愿决定了人的发展动力,自我教育不断增长人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名利难弃,使命难定;明师难寻,真愿难立。人生世间,四难不免,时刻静思,得无慎乎?
Yorumlar